您的位置 首页 范文

周作人和鲁迅散文不同之处在哪?鲁迅的散文和周作人的散文风格有什么异同

一、鲁迅笔下的三味书屋与周作人笔下的三味书屋有何不同三味书屋,是晚清绍兴府城内著名私塾,也是鲁迅12岁至17岁求学的地方,位于都昌坊口11号。塾师寿镜吾,晚署镜…

一、鲁迅笔下的三味书屋与周作人笔下的三味书屋有何不同

三味书屋,是晚清绍兴府城内著名私塾,也是鲁迅12岁至17岁求学的地方,位于都昌坊口11号。塾师寿镜吾,晚署镜湖,是一位方正、质朴和博学的人。他的为人和治学精神,给鲁迅留下难忘的印象。三味书屋在鲁迅的眼里是个童年的记忆。

周作人认为,三味是指经如米饭,史如肴馔,子如调味之料。周作人在文章中说:关于三味书屋名称的意义,曾经请教过寿洙邻先生,按寿镜吾的次子、周作人的塾师,据说古人有言,书有三味,经如米饭,史如肴馔,子如调味之料。

二、周作人和鲁迅有什么区别

鲁迅是周家的长子,他身上承担着中兴家族的重任。他为此也做了不少。二弟周作人、三弟周建人都是在他的影响下或去日本留学或走上社会。可惜的是,鲁迅与周作人的兄弟关糸在二十年代彻底破裂。周作人后来成了汉奸,与这无关。关于周氏兄弟关糸的破裂,快一个世纪了,由于当事人不愿提及,家丑不可外扬,谁是谁非难下定论。从现有资料看,鲁迅是比较大度的,祸根是周作人的日本老婆,但两个著名的学者连兄弟关糸都不能维持不能不说是个悲剧。鲁迅一生交了不少朋友,但善始善终的不多。也许朋友遍天下,知心无几人是生活中常见的事,但鲁迅的性格决定了他交友的对象和时间的长短。与他交往最好的有许寿棠、瞿秋白等性格随和的人。而个性张扬而又有才华的人与鲁迅私交好的很少,也许是文人相轻的缘故。但与鲁迅的做人态度有关,他有一句名言,凡是损害别人的牙眼却主张宽容不要报复的人,我一个也不原凉。这与传统恕道与仁者爱人是不相容的,鲁迅也是孔孟之首的批判者,但孔孟文化也有很多值得发扬和传承的东西,鲁迅说过不要把孩子和脏水一起泼掉了,他自己却没能做到。中国人还是讲与人为善的,讲究宽容的。鲁迅的斗争哲学,鲁迅的个性张扬,鲁迅的不宽容,影响了他的生活,给他带来许多不幸。也影响了很多崇拜鲁迅的人,鲁迅误我!

三、周作人和鲁迅的写作风格有什么不同

郁达夫曾说:“中国现代散文的成绩,鲁迅周作人两人为最丰富最伟大”。如果说鲁迅是“杂文”的代名词,那么,周作人则成了“小品文”的代名词。这对同胞兄弟虽然性格不同,文风不同,结局也大相径庭,但他们对杂文(包括小品文)这种现代新文体的创造和建立都有特殊的贡献。鲁迅的杂文博大精深,风格热烈而冷峻,以思想锐利、语言犀利著称,而周作人的小品文情趣盎然,风格平和冲淡,以感觉灵敏、见解新颖见长。正如周作人在《地方与文艺》(1923)中所说的:“近来三百年的文艺界里可以看出有两种潮流……飘逸与深刻。第一种如名士清谈,庄谐杂出,或清丽,或幽玄,或奔放,不必定含妙理而自觉可喜。第二种如老吏断狱,下笔辛辣,其特色不在词华,在其着眼的洞彻与措语的犀利。”在五四时期,他们不但是并肩战斗的战友,而且在文坛上的成就和声望也旗鼓相当,在现代文学史上形成了“日月同辉”的奇观。

四、鲁迅的散文和周作人的散文风格有什么异同

鲁迅的散文和周作人的散文风格不同是:创作方式不同、表达情感不同、语言风格不同

一、创作方式不同

鲁迅的散文是对作者青少年时期生活断片的回忆,包含少年时代的绍兴印象、南京求学、留学日本、回国后在绍兴任教等基本的成长经历,尤以记述故乡生活者为最多。

周作人的散文与日本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,周作人的散文是更接近日本的,往往是借创作排解寂寞、忧愁。

二、表达的感情不同

鲁迅的散文多了明朗、纯真、亲切的情味。以情感带动团忆的笔,在《朝花夕拾》中、对旧日生活中枯燥、荒谬、愚妄的世相的不满,则显得并不突出。

周作人散文存在着一种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“情”(调),“气味”,或者“境界”,周作人的文章,字里行间,深深浅浅的情思当中总是涌动着一股淡淡的“物哀”思绪。

三、语言风格不同

鲁迅的散文尽量以客观的述说,不随意加以褒贬,在朴实的文字和故事中使读者心灵感动,语言集华丽与艰涩于一身。

周作人的散文一定程度地受到日本审美经验的影响,与这种影响相关,他形成了一种近似于日本传统文学的文风,以温和、冲淡之笔书写个人的闲适、寂寞与不平,把玩人生的苦趣。

扩展资料

鲁迅(1881年9月25日-1936年10月19日),原名周樟寿,后改名周树人,字豫山,后改字豫才,浙江绍兴人。著名文学家、思想家、革命家、民主战士,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,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。

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、文学批评、思想研究、文学史研究、翻译、美术理论引进、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。

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,蜚声世界文坛,尤其在韩国、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,被誉为“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”。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世星名句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lantingjiaju.cn/16457.html

为您推荐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